事的悲剧并不在于林澜死了,而是跨越11年,江洋隐约看见过去的林澜在对他诉说什么,却如隔着群山万壑,听不见声音。
《上海堡垒》
Start■
正文:
最终抽时间和朋友去看了《上海堡垒》。
那是少年阶段非常喜欢的书,自15年9月知晓确定的拍摄备案信息后,一直在关注它的进展。
敲定编剧韩景龙(同喜欢的一位作家&编剧)、导演滕华涛、再经王宝强风波、鹿晗风波、再到敲定舒淇。实话说:感觉一路越来越不靠谱。
有关江南
那时爱看小说,什么题材风格都看,最喜欢以及看的最多的三个作家应是古龙、江南、海岩。
古龙江湖不必多说。
海岩作为言情系是个特例,是在当时身边有很多他的书,从文笔吸引到缉毒剧情再到掉进他的言情世界。
江南...那是个天才呐,本科北大,硕士华盛顿大学、创业、写书、作家富豪榜榜首。他的九州、他的上海堡垒、他的龙族、他的此间少年...开坑无数,成功无数,文笔力压中国大半写手绝不为过。
有关浮屠
14年时, 江南出版了一本《龙与少年游》,其中大多是过往所写的短篇随笔,翻开首面是序《浮屠》,在其中他说:【这本书是我的一场修行,书里见得我少年时杀人放火的心,见得我青年时的梦,也见得我现在以后的种种形状,我曾在这本书里悟出很多,也把它呈给亲爱的诸位】。
作者在写作时,或多或少带入自己的心、自己的欲、自己的温暖、渴望、不甘与野心。在书中多多少少投影己身。
他的书看几篇下来,都是一致的脉路:开局主角一个衰小孩,有一些能力却又有些敏感自卑,年少时有几分甘甜,在多年后终于功成名就衣冠楚楚,成功与荣耀的光芒终于打到他头上,而那些过往的人和事都不在了;收官一段怅然,类似【南淮是不是那个南淮都无所谓,可和你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,都已经不在】。
江南的书的确是披着其他皮的言情,其中《上海堡垒》是最登峰造极的那本。
——真不是部科幻片,虽然感觉敲这7个字有些多余。
只是觉得很可惜
电影上映前,能想到会有很多人骂,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骂,更没想到大多的怒火都出奇一致的在骂作者,围绕九州缥缈录和龙族和上海堡垒。
这段时间杨治真惨,有种登到高处又忽然踏空落下之感,实实在在的砸了很多口碑、也实实在在亏了很多钱(灵龙文化公司参与了电视剧和电影工作)。
他曾承认自己是个渴望成功的人,时而觉得自己是莎士比亚、是衣冠楚楚的化学师、分析师,时而又觉得自己是长夜击柱高歌的才子。可惜总有所束缚拘谨,一如龙与少年游封面身穿大衣梗着脖子的形象照。在早期几年他喜欢形容自己是经常创业一直亏钱,这几年龙族大火创办灵龙文化后渐渐不提创业亏钱这件事了,却又在今夏遭遇三连扑打回原形。
人在浮屠第几层
如将人生比作修行攀登,比作攀爬那座婆罗浮屠。作家江南、杨治曾以为自己至少攀爬到了浮屠的上层,最高点的不远处。他遥遥的看到一丝前方赤红阳光铺洒至的顶层平台,曾以为再踏几步就能抵达人生圆满,功德圆满。
但世事无常,有时你以为你在上升,实则在跌落;有时已站在第四层,自满回头时的刹那重回第三层;有时以为前方只剩一步之遥,踏步向前却凭然多出无数级阶梯。
天才庸才蠢材终究凡人一枚,沧海一粟。又有几人有生之年遥见所谓圆满?
看完《上海堡垒》电影,觉得没网上铺天盖地骂的那么不堪,但终究还是差的,至少原著的那些粘腻小微的情感没能还原百分之一,作为原著粉有些失落。
但可能像江南一样,我也或多或少的中二心境少了些,这会儿也已没那么多的感慨可以抒予。
回上海的尾途暴雨倾泻不止,想起两三年前的一个短句,作为收尾。
众生皆苦,道阻且长,雨夜漫漫后请振翅飞翔。
——毕竟你江南、韩景龙,都是文字中曾闪着夺目光辉的人。
End■
写于 | 2019-08-18